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6 | 下载0

目的 对门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就医行为及药物治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本院心理卫生科首诊确诊并使用药物治疗的699例ADHD患儿采用自制量表进行一般社会学资料收集并进行心理测验.2012年7月采用回顾性访谈的方法对使用药物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电话随访及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病例699例,有效随访490例.453例(92.45%)选用哌甲酯治疗.依从性好者185例(37.75%),用药6个月以上1 78例.ADHD患儿就诊年龄与母亲受教育程度(r=-0.140,P<0.01)、总智商(r=0.089,P<0.05)及ADHD亚型(r=-0.092,P<0.05)负相关.停药原因前三位为:担心药物副作用,儿童行为问题无明显改善,不规律使用药物.家长接受心理教育(Waldx2=6.148,P<0.05)及家长对药物治疗的看法(Waldx2 =3.785,P<0.05)对依从性有影响.结论 混合型ADHD总智商偏低,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家长对ADHD及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低,未接受心理教育是ADHD治疗结果的影响因素,提升家长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知,可能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陈敏榕;薛漳;黄林娟;陈玲;黄美钦;方晓丹

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 年 22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6 | 下载:0
作者:
陈敏榕;薛漳;黄林娟;陈玲;黄美钦;方晓丹
来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 年 22卷 3期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就医行为 依从性 药物治疗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care-seeking compliance medication
目的 对门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就医行为及药物治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本院心理卫生科首诊确诊并使用药物治疗的699例ADHD患儿采用自制量表进行一般社会学资料收集并进行心理测验.2012年7月采用回顾性访谈的方法对使用药物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电话随访及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病例699例,有效随访490例.453例(92.45%)选用哌甲酯治疗.依从性好者185例(37.75%),用药6个月以上1 78例.ADHD患儿就诊年龄与母亲受教育程度(r=-0.140,P<0.01)、总智商(r=0.089,P<0.05)及ADHD亚型(r=-0.092,P<0.05)负相关.停药原因前三位为:担心药物副作用,儿童行为问题无明显改善,不规律使用药物.家长接受心理教育(Waldx2=6.148,P<0.05)及家长对药物治疗的看法(Waldx2 =3.785,P<0.05)对依从性有影响.结论 混合型ADHD总智商偏低,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家长对ADHD及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低,未接受心理教育是ADHD治疗结果的影响因素,提升家长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知,可能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