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5 | 下载305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连续收治的诊断为初治结核性胸膜炎的4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入院时胸腔积液的细胞分类,腺苷脱氨酶(ADA)、蛋白、葡萄糖、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胸部CT扫描特征;记录随访疗程中是否出现胸膜结核瘤,以及胸膜结核瘤发生的部位、个数,治疗方案是否调整、如何调整,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方案调整原因;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实际疗程、胸膜结核瘤吸收变化的情况及最后的治疗转归情况.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到疗程结束.结果 415例患者中,并发胸膜结核瘤者209例(50.4%),中位年龄为29(23~39)岁,较未并发者的中位年龄[38(26~57)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0,P<0.05).并发胸膜结核瘤患者中使用非标化方案治疗者占42.6% (89/209),高于未并发者的29.6%(61/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P=0.006).初治标准方案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调整药物者发生胸膜结核瘤的比率(32.5%,62/1 91)高于未并发者(21.2%,33/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7,P=0.030);并发胸膜结核瘤后给予变更原方案强化治疗者98例,疗程结束时有90例胸膜结核瘤病灶显著吸收(91.8%);治疗方案未变更者104例,在疗程结束时

作者:周柳青;邹丹凤;范琳

来源:中国防痨杂志 2017 年 39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5 | 下载:305
作者:
周柳青;邹丹凤;范琳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 2017 年 39卷 11期
标签:
结核,胸膜 结核瘤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Tuberculosis,pleural Tuberculoma Risk factors Case-control studies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连续收治的诊断为初治结核性胸膜炎的4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入院时胸腔积液的细胞分类,腺苷脱氨酶(ADA)、蛋白、葡萄糖、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胸部CT扫描特征;记录随访疗程中是否出现胸膜结核瘤,以及胸膜结核瘤发生的部位、个数,治疗方案是否调整、如何调整,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方案调整原因;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实际疗程、胸膜结核瘤吸收变化的情况及最后的治疗转归情况.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到疗程结束.结果 415例患者中,并发胸膜结核瘤者209例(50.4%),中位年龄为29(23~39)岁,较未并发者的中位年龄[38(26~57)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0,P<0.05).并发胸膜结核瘤患者中使用非标化方案治疗者占42.6% (89/209),高于未并发者的29.6%(61/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P=0.006).初治标准方案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调整药物者发生胸膜结核瘤的比率(32.5%,62/1 91)高于未并发者(21.2%,33/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7,P=0.030);并发胸膜结核瘤后给予变更原方案强化治疗者98例,疗程结束时有90例胸膜结核瘤病灶显著吸收(91.8%);治疗方案未变更者104例,在疗程结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