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8 | 下载0

目的 探讨日均气温与流行性感冒(流感)发病之间的关系,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利用甘肃省兰州市2008-2017年流感发病人数、气象资料,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与流感的关联性.结果 2008-2017年兰州市共报告流行性感冒4 866例,男、女性别比为1.21∶1;6~ 14岁儿童最多,占34.03%.兰州市日均气温与日流感发病人数呈非线性关系;以年平均气温11.22℃为参照,低温对流感的影响在-3℃,滞后天数为12 d(lag 12 d)最为显著,RR值为1.23(95%CI=1.09~1.37);高温在33.0℃,lag 1 d时RR值最大,为2.70(95%CI=0.41~17.66).高温(T=20.1、25.4℃)和低温(T=-5.2、2.1℃)时流感发病危险度与滞后天数的关系均呈“M”型.低温时,-5.2℃的累积效应对全人群、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均在lag 14 d时有统计学意义,6~ 14岁儿童的RR值最大,为1.79(95%CI=1.08 ~ 3.99).高温时,20.1℃的累积效应对全人群、男性和女性均在lag3 d至lag7d时有统计学意义,6~ 14岁儿童在lag7d的RR值最大,为6.45(95%CI=3.21 ~ 9.23).结论 高温和低温均造成人群流感发病风险上升,高温累计效应大于低温,低温效应滞后期较长,6~14岁儿童是敏感人群.

作者:王金玉;李盛;冯亚莉;李普;董继元;马汉平;李守禹;张薇;张晓宇;王宇红;贾清;王龄庆;苏延军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2019 年 35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8 | 下载:0
作者:
王金玉;李盛;冯亚莉;李普;董继元;马汉平;李守禹;张薇;张晓宇;王宇红;贾清;王龄庆;苏延军
来源:
中国公共卫生 2019 年 35卷 9期
标签:
气温 流感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 滞后效应
目的 探讨日均气温与流行性感冒(流感)发病之间的关系,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利用甘肃省兰州市2008-2017年流感发病人数、气象资料,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与流感的关联性.结果 2008-2017年兰州市共报告流行性感冒4 866例,男、女性别比为1.21∶1;6~ 14岁儿童最多,占34.03%.兰州市日均气温与日流感发病人数呈非线性关系;以年平均气温11.22℃为参照,低温对流感的影响在-3℃,滞后天数为12 d(lag 12 d)最为显著,RR值为1.23(95%CI=1.09~1.37);高温在33.0℃,lag 1 d时RR值最大,为2.70(95%CI=0.41~17.66).高温(T=20.1、25.4℃)和低温(T=-5.2、2.1℃)时流感发病危险度与滞后天数的关系均呈“M”型.低温时,-5.2℃的累积效应对全人群、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均在lag 14 d时有统计学意义,6~ 14岁儿童的RR值最大,为1.79(95%CI=1.08 ~ 3.99).高温时,20.1℃的累积效应对全人群、男性和女性均在lag3 d至lag7d时有统计学意义,6~ 14岁儿童在lag7d的RR值最大,为6.45(95%CI=3.21 ~ 9.23).结论 高温和低温均造成人群流感发病风险上升,高温累计效应大于低温,低温效应滞后期较长,6~14岁儿童是敏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