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120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 VAP 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使用呼吸机患者开展 VAP 前瞻性监测,选取发生 VAP 医院感染患者作为 VAP 组,未发生 VAP 医院感染患者作为非 VAP 组(1∶1配比),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监测使用呼吸机患者2550例,发生 VAP 475例,机械通气总日数32623 d,VAP 发病率为14.56‰。单因素分析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1个月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多次住院、昏迷、低蛋白血症、脱机失败后再次插管、使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5 d、误吸、口腔卫生情况差是 VAP 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昏迷(OR 95%CI :1.38~2.93)、低蛋白血症(OR 95% CI :1.12~2.10)、使用糖皮质激素(OR 95% CI :1.10~2.24)、脱机失败再次插管(OR 95% CI :2.14~4.74)、机械通气>5 d(OR 95% CI :2.55~4.83)、误吸(OR 95% CI :1.24~2.77)、口腔卫生情况差(OR 95% CI :1.72~3.74)是 VAP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P 发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众多,应采取正确的口腔清洁、抬高头位、及时评估撤机、改善营养状况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 VAP 的发病率。

作者:黄妮妮;胡美春;韦思尊;黄霄;王秀葵;李勉;韦柳青

来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年 15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120
作者:
黄妮妮;胡美春;韦思尊;黄霄;王秀葵;李勉;韦柳青
来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年 15卷 11期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医院感染 病例对照 前瞻性研究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risk factor incidence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case control prospective study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 VAP 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使用呼吸机患者开展 VAP 前瞻性监测,选取发生 VAP 医院感染患者作为 VAP 组,未发生 VAP 医院感染患者作为非 VAP 组(1∶1配比),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监测使用呼吸机患者2550例,发生 VAP 475例,机械通气总日数32623 d,VAP 发病率为14.56‰。单因素分析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1个月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多次住院、昏迷、低蛋白血症、脱机失败后再次插管、使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5 d、误吸、口腔卫生情况差是 VAP 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昏迷(OR 95%CI :1.38~2.93)、低蛋白血症(OR 95% CI :1.12~2.10)、使用糖皮质激素(OR 95% CI :1.10~2.24)、脱机失败再次插管(OR 95% CI :2.14~4.74)、机械通气>5 d(OR 95% CI :2.55~4.83)、误吸(OR 95% CI :1.24~2.77)、口腔卫生情况差(OR 95% CI :1.72~3.74)是 VAP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P 发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众多,应采取正确的口腔清洁、抬高头位、及时评估撤机、改善营养状况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 VAP 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