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4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12例ARDS患者经高流量吸氧面罩治疗后缺氧及呼吸窘迫等症状无改善,又拒绝插管通气者,采用面罩NIPPV治疗.选择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呼气末正压(PEEP),PEEP水平为8~12 cm H2O.结果通气前呼吸频率(RR)为(36±4)次/min,PaO2为(55±9)mm Hg;氧合指数(OI)为(127±4)mm Hg;辅助通气时间为3~8 d,平均(5.0±1.2)d.治愈8例(成功组),死亡4例(失败组).治疗4~6 h后,治疗成功组RR下降到(32±1.2)次/min(P<0.05),PaO2上升到(68±8.2)mm Hg(P<0.05),OI上升到(150±10)mm Hg (P<0.05),而失败组无显著改变.治疗3~8 d后,治疗成功组RR下降到(22±4)次/min,PaO2上升到(113±2)mm Hg(P<0.01),OI上升到(346±22)mm Hg (P<0.01),而失败组继续恶化或死亡.结论对拒绝插管的早期ARDS患者,NIPPV治疗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存活率达到67

作者:植荣昌;谢敏妍;周锦添

来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3 年 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41
作者:
植荣昌;谢敏妍;周锦添
来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3 年 2卷 2期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正压通气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12例ARDS患者经高流量吸氧面罩治疗后缺氧及呼吸窘迫等症状无改善,又拒绝插管通气者,采用面罩NIPPV治疗.选择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呼气末正压(PEEP),PEEP水平为8~12 cm H2O.结果通气前呼吸频率(RR)为(36±4)次/min,PaO2为(55±9)mm Hg;氧合指数(OI)为(127±4)mm Hg;辅助通气时间为3~8 d,平均(5.0±1.2)d.治愈8例(成功组),死亡4例(失败组).治疗4~6 h后,治疗成功组RR下降到(32±1.2)次/min(P<0.05),PaO2上升到(68±8.2)mm Hg(P<0.05),OI上升到(150±10)mm Hg (P<0.05),而失败组无显著改变.治疗3~8 d后,治疗成功组RR下降到(22±4)次/min,PaO2上升到(113±2)mm Hg(P<0.01),OI上升到(346±22)mm Hg (P<0.01),而失败组继续恶化或死亡.结论对拒绝插管的早期ARDS患者,NIPPV治疗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存活率达到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