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0

目的:根据抗体阳性表达的不同部位(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染色顺序及匹配不同的显色系统,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在唾液腺淋巴上皮性病变诊断中的最佳染色方法.方法:挑选良性淋巴上皮病(benign lymphoepithelial lesion,BLEL)、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LEC)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各20例,分别进行AE1/AE3、Ki-67、CD20cy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单染和两两组合的双染检测.每个病例依据不同抗体的表达部位(细胞核、细胞质及细胞膜)、不同的抗体染色顺序和显色剂,分别采用3种双染方法检测,即①先Ki-67 (DAB显色),再AE1/AE3或CD20cy(AEC显色);②先AE1/AE3或CD20cy (DAB显色),再Ki-67 (AEC显色);③先Ki-67 (AEC显色),再AE 1/AE3或CD20cy (BCIP/NBT显色).所得结果均与单染相比较,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和配对t检验,分析染色强度和阳性比率有无差异.结果:所有双染方法中抗体定位均准确,但方法1中各抗体染色强度(P=0.765)和阳性比率(P>0.05)均无显著差异,而方法2和方法3中抗体的阳性比率和染色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在唾液腺淋巴上皮

作者:顾挺;胡宇华;夏荣辉;田臻;王丽珍;张春叶;李江

来源: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9 年 1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0
作者:
顾挺;胡宇华;夏荣辉;田臻;王丽珍;张春叶;李江
来源: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9 年 17卷 3期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 淋巴上皮病 淋巴上皮癌 MALT淋巴瘤 阳性强度 阳性率
目的:根据抗体阳性表达的不同部位(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染色顺序及匹配不同的显色系统,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在唾液腺淋巴上皮性病变诊断中的最佳染色方法.方法:挑选良性淋巴上皮病(benign lymphoepithelial lesion,BLEL)、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LEC)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各20例,分别进行AE1/AE3、Ki-67、CD20cy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单染和两两组合的双染检测.每个病例依据不同抗体的表达部位(细胞核、细胞质及细胞膜)、不同的抗体染色顺序和显色剂,分别采用3种双染方法检测,即①先Ki-67 (DAB显色),再AE1/AE3或CD20cy(AEC显色);②先AE1/AE3或CD20cy (DAB显色),再Ki-67 (AEC显色);③先Ki-67 (AEC显色),再AE 1/AE3或CD20cy (BCIP/NBT显色).所得结果均与单染相比较,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和配对t检验,分析染色强度和阳性比率有无差异.结果:所有双染方法中抗体定位均准确,但方法1中各抗体染色强度(P=0.765)和阳性比率(P>0.05)均无显著差异,而方法2和方法3中抗体的阳性比率和染色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在唾液腺淋巴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