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3 | 下载72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之后,间变型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作为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点也成为研究热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于2011年批准克唑替尼用于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但耐药是影响长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本文综述ALK融合基因的形成机制,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检测和治疗现状.

作者:田广明;赵心亮;方健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年 29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3 | 下载:72
作者:
田广明;赵心亮;方健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年 29卷 8期
标签: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 融合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克唑替尼 间变型淋巴瘤激酶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之后,间变型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作为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点也成为研究热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于2011年批准克唑替尼用于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但耐药是影响长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本文综述ALK融合基因的形成机制,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检测和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