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研究血管性痴呆大鼠皮层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的病理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痴呆模型,术后3个月,用八臂迷宫和新物体识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鼠实施安乐死,提取分离线粒体,用分光光度法测量线粒体肿胀作为膜孔通透性指标,用多功能酶标仪分别测量JC-1、DCFH-DA、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变化作为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内总氧氮自由基(ROS/RNS)、超氧阴离子(02-)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00-)的变化指标.结果 模型组的大鼠学习记忆错误次数为(3.57±1.13),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2.00 ±0.82;P<0.05);新物体识别,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辨别指数分别为-0.02±0.04和0.21±0.02,辨别潜伏期分别为(23.87±2.99),(10.35 ±4.67)s,模型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膜孔通透性增加、ROS/RNS、02-和ONOO-含量均显著上升(P<0.0001).结论 血管痴呆大鼠皮层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高,可能是血管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古建波;张涛;吴良淼;张高小;王玉强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年 32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古建波;张涛;吴良淼;张高小;王玉强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年 32卷 10期
标签:
血管痴呆 线粒体 氧化应激 自由基 vascular dementia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stress free radical
目的 研究血管性痴呆大鼠皮层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的病理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痴呆模型,术后3个月,用八臂迷宫和新物体识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鼠实施安乐死,提取分离线粒体,用分光光度法测量线粒体肿胀作为膜孔通透性指标,用多功能酶标仪分别测量JC-1、DCFH-DA、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变化作为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内总氧氮自由基(ROS/RNS)、超氧阴离子(02-)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00-)的变化指标.结果 模型组的大鼠学习记忆错误次数为(3.57±1.13),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2.00 ±0.82;P<0.05);新物体识别,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辨别指数分别为-0.02±0.04和0.21±0.02,辨别潜伏期分别为(23.87±2.99),(10.35 ±4.67)s,模型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膜孔通透性增加、ROS/RNS、02-和ONOO-含量均显著上升(P<0.0001).结论 血管痴呆大鼠皮层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高,可能是血管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主要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