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结合治疗药物监测(TDM)和Bayesian反馈法,探索临床使用美罗培南的重症感染患者首次TDM后的谷浓度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参数达标情况.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美罗培南血药谷浓度,用Bayesian反馈法计算患者的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别计算游离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fT>MIC)≥40%,≥75%及100%的比例,并分析不同MIC值下各PK/PD目标值及不同谷浓度的达标情况.结果 382例患者的首次谷浓度为(4.63±7.07)μg·mL-1,有49例(12.83%)患者首次谷浓度超过5倍MIC.fT>MIC≥40%,≥75%及100%的达标率分别为86.13%,67.01%与51.30%.在382例患者中,高、中、低3个谷浓度范围的达标率分别为38.38%,54.19%和73.30%.结论 有必要在重症感染患者中开展基于TDM及Bayesian反馈法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作者:徐兵;郭思维;李昕;周广青;朱应群;李元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年 32卷 2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徐兵;郭思维;李昕;周广青;朱应群;李元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年 32卷 23期
标签:
美罗培南 Bayesian反馈法 治疗药物监测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meropenem Bayesian approach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目的 结合治疗药物监测(TDM)和Bayesian反馈法,探索临床使用美罗培南的重症感染患者首次TDM后的谷浓度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参数达标情况.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美罗培南血药谷浓度,用Bayesian反馈法计算患者的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别计算游离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fT>MIC)≥40%,≥75%及100%的比例,并分析不同MIC值下各PK/PD目标值及不同谷浓度的达标情况.结果 382例患者的首次谷浓度为(4.63±7.07)μg·mL-1,有49例(12.83%)患者首次谷浓度超过5倍MIC.fT>MIC≥40%,≥75%及100%的达标率分别为86.13%,67.01%与51.30%.在382例患者中,高、中、低3个谷浓度范围的达标率分别为38.38%,54.19%和73.30%.结论 有必要在重症感染患者中开展基于TDM及Bayesian反馈法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