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经喹诺酮信号分子(PQS)和环丙沙星2种诱导方案诱导后对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M IC)的影响.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PQS以10,40,80 μmol·L-1 3种诱导浓度共诱导5d,环丙沙星以0.5×MIC,2×MIC和4×MIC 3种诱导浓度共诱导5d,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PQS和环丙沙星诱导前后环丙沙星的MIC值.同一诱导方案诱导前后对环丙沙星的MIC值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统计分析;2种诱导方案MIC值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 共得到12株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包含1株质控菌.PQS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0.001),环丙沙星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2种诱导方案对环丙沙星MIC值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PQS诱导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MIC值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其变化的趋势不同;不同环丙沙星诱导浓度下MIC值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均呈增大的趋势,2种诱导方案对环丙沙星MIC值的影响不同.

作者:王延茹;张智琪;高雅婷;李晓霞;康建邦;仇丽霞;段金菊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年 34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王延茹;张智琪;高雅婷;李晓霞;康建邦;仇丽霞;段金菊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年 34卷 9期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喹诺酮信号分子 环丙沙星 体外诱导 最低抑菌浓度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seudomonas quinolone signal ciprofloxacin induction in vitro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经喹诺酮信号分子(PQS)和环丙沙星2种诱导方案诱导后对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M IC)的影响.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PQS以10,40,80 μmol·L-1 3种诱导浓度共诱导5d,环丙沙星以0.5×MIC,2×MIC和4×MIC 3种诱导浓度共诱导5d,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PQS和环丙沙星诱导前后环丙沙星的MIC值.同一诱导方案诱导前后对环丙沙星的MIC值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统计分析;2种诱导方案MIC值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 共得到12株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包含1株质控菌.PQS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0.001),环丙沙星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2种诱导方案对环丙沙星MIC值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PQS诱导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MIC值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其变化的趋势不同;不同环丙沙星诱导浓度下MIC值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均呈增大的趋势,2种诱导方案对环丙沙星MIC值的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