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0

目的:研究亚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ub-MBC)环丙沙星体外诱导对铜绿假单胞菌MIC值影响,为防止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耐药性,提供新思路.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ATCC27853为研究对象,以环丙沙星为诱导耐药抗菌药物,用微量稀释法首先测定其MBC值,然后用1/2MBC值环丙沙星浓度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每天观察其MBC值变化,及时调整诱导浓度为变化后MBC值的1/2,直到诱导菌株MBC值升高到原始MBC值的64倍时,停止诱导,并记录诱导天数;诱导出的耐药菌株传代3d,再采用微量稀释法对其MBC进行测定,并通过全自动微生物药敏仪对其进行耐药性鉴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质控菌株的环丙沙星MBC值为0.5 μg·ml-1;采用0.25 μg·ml-1环丙沙星浓度体外诱导7 dMBC值明显升高,诱导30 d升高至原始菌株MBC的64倍;诱导出的铜绿假单胞菌针对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经3d传代后,微量稀释法测定其MBC仍为原始菌株的64倍,全自动药敏分析仪鉴定为环丙沙星耐药菌.结论:亚最低杀菌浓度环丙沙星可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质控菌株出现耐药,且耐药性随亚最低杀菌浓度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加,诱导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的耐药性能稳定传代,提示低剂量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作者:于永洲;祝仲珍;王占科;万腊根;袁小兰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年 35卷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0
作者:
于永洲;祝仲珍;王占科;万腊根;袁小兰
来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年 35卷 22期
标签:
亚最低杀菌浓度 环丙沙星 体外诱导 细菌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sub-MBC ciprofloxacin induction in vitro bacterial toleranc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目的:研究亚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ub-MBC)环丙沙星体外诱导对铜绿假单胞菌MIC值影响,为防止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耐药性,提供新思路.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ATCC27853为研究对象,以环丙沙星为诱导耐药抗菌药物,用微量稀释法首先测定其MBC值,然后用1/2MBC值环丙沙星浓度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每天观察其MBC值变化,及时调整诱导浓度为变化后MBC值的1/2,直到诱导菌株MBC值升高到原始MBC值的64倍时,停止诱导,并记录诱导天数;诱导出的耐药菌株传代3d,再采用微量稀释法对其MBC进行测定,并通过全自动微生物药敏仪对其进行耐药性鉴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质控菌株的环丙沙星MBC值为0.5 μg·ml-1;采用0.25 μg·ml-1环丙沙星浓度体外诱导7 dMBC值明显升高,诱导30 d升高至原始菌株MBC的64倍;诱导出的铜绿假单胞菌针对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经3d传代后,微量稀释法测定其MBC仍为原始菌株的64倍,全自动药敏分析仪鉴定为环丙沙星耐药菌.结论:亚最低杀菌浓度环丙沙星可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质控菌株出现耐药,且耐药性随亚最低杀菌浓度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加,诱导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的耐药性能稳定传代,提示低剂量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