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1 | 下载57

目的 观察针刺放血法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药组各30例,其中对药物组仅单纯予以氟西汀药物治疗;针刺组则采用针刺放血双侧太冲穴结合氟西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来评定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总疗程前后观测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及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相对单纯药物组,针药组的显效率明显更优(P>0.05);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CGI-SI均改善,但以第6、8周变化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2、4周时CG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6、8周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总疗程后,各血清因子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针药组尤为显著(P<0.05).结论 针刺放血太冲穴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显效高,起效较快,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其治病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作者:罗强;谢洪武;徐放明;陈日新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年 33卷 3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1 | 下载:57
作者:
罗强;谢洪武;徐放明;陈日新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年 33卷 3期
标签:
针刺放血法 氟西汀 抑郁症 血清细胞因子
目的 观察针刺放血法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药组各30例,其中对药物组仅单纯予以氟西汀药物治疗;针刺组则采用针刺放血双侧太冲穴结合氟西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来评定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总疗程前后观测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及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相对单纯药物组,针药组的显效率明显更优(P>0.05);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CGI-SI均改善,但以第6、8周变化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2、4周时CG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6、8周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总疗程后,各血清因子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针药组尤为显著(P<0.05).结论 针刺放血太冲穴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显效高,起效较快,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其治病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