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3 | 下载101

目的 探讨纳米活性炭联合吲哚菁绿定位前哨淋巴结的效果.方法 示踪效果实验:动物分为ICG组、ICG+ACNP组.ICG组于右后肢足蹼内注射浓度为20μg/ml的ICG溶液10μl,ICG+ACNP组于右后肢足蹼内注射浓度为20μg/ml的ICG与ACNP的混悬液10μl.注射后5、15、30、60 min分别观察腘窝淋巴结的显影成像情况并检测荧光强度.肝肾毒性观察实验:小鼠分为ICG组、ICG+ACNP组、正常对照组(右后肢足蹼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2 w后,观察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肾功能〔尿素(Urea)、肌酐(Cre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ICG溶液的荧光强度与ICG+ACNP混悬液的发光强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注射后5、15、30 min,两组无显著性差异;60 min的时间点,ICG组的荧光剂发生转移,荧光强度减弱,与ICG+ACNP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纳米碳联合吲哚菁绿定位前哨淋巴结不容易发生次级引流,安全,可行性高.

作者:林晓萌;陈鹊汀;韩倩倩;张英;丁琪琼;张刚;郝鑫;李中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年 37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3 | 下载:101
作者:
林晓萌;陈鹊汀;韩倩倩;张英;丁琪琼;张刚;郝鑫;李中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年 37卷 20期
标签:
纳米活性炭 吲哚菁绿 前哨淋巴结
目的 探讨纳米活性炭联合吲哚菁绿定位前哨淋巴结的效果.方法 示踪效果实验:动物分为ICG组、ICG+ACNP组.ICG组于右后肢足蹼内注射浓度为20μg/ml的ICG溶液10μl,ICG+ACNP组于右后肢足蹼内注射浓度为20μg/ml的ICG与ACNP的混悬液10μl.注射后5、15、30、60 min分别观察腘窝淋巴结的显影成像情况并检测荧光强度.肝肾毒性观察实验:小鼠分为ICG组、ICG+ACNP组、正常对照组(右后肢足蹼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2 w后,观察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肾功能〔尿素(Urea)、肌酐(Cre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ICG溶液的荧光强度与ICG+ACNP混悬液的发光强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注射后5、15、30 min,两组无显著性差异;60 min的时间点,ICG组的荧光剂发生转移,荧光强度减弱,与ICG+ACNP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纳米碳联合吲哚菁绿定位前哨淋巴结不容易发生次级引流,安全,可行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