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9 | 下载0

目的 了解18 ~69岁人群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和预防肾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2014年在山东省和江苏省4个项目县,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69岁2 278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液检测和24 h尿液收集.用SAS 9.3进行t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2 278名研究对象24 h尿微量白蛋白中位数为12.50 mg(P5,P75:9.62,17.60 mg),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人群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4.24 mg (P25,P75:10.86,20.87 mg)、13.32 mg (P5,P75:10.25,19.98 mg)、15.73 mg(P25,P75:11.49,26.31 mg)和13.53 mg(P25,P.:10.33,20.00mg),均高于相对应的健康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相关影响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F=50.66,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因素包括年龄(β=-0.002)、性别(β=0.035)、体质指数(β--0.006)、舒张压(β--0.004)、空腹血糖(β--0.025)和总胆固醇(β=0.03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与血糖、血压、血脂以及体质指数相关,提示及早有效干预这些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控制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

作者:徐建伟;刘敏;白雅敏;陈晓荣;颜流霞;吴静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0 年 28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9 | 下载:0
作者:
徐建伟;刘敏;白雅敏;陈晓荣;颜流霞;吴静
来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0 年 28卷 2期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影响因素 24h尿
目的 了解18 ~69岁人群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和预防肾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2014年在山东省和江苏省4个项目县,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69岁2 278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液检测和24 h尿液收集.用SAS 9.3进行t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2 278名研究对象24 h尿微量白蛋白中位数为12.50 mg(P5,P75:9.62,17.60 mg),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人群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4.24 mg (P25,P75:10.86,20.87 mg)、13.32 mg (P5,P75:10.25,19.98 mg)、15.73 mg(P25,P75:11.49,26.31 mg)和13.53 mg(P25,P.:10.33,20.00mg),均高于相对应的健康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相关影响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F=50.66,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因素包括年龄(β=-0.002)、性别(β=0.035)、体质指数(β--0.006)、舒张压(β--0.004)、空腹血糖(β--0.025)和总胆固醇(β=0.03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与血糖、血压、血脂以及体质指数相关,提示及早有效干预这些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控制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