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1 | 下载120

目的 介绍一种监测和控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肾盂内压(RPP)的方法,并探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63例肾结石患者,男41例,女22例;平均年龄(41.6±15.6)岁,结石直径(3.7±1.1)cm.63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MPCNL,术中逆行置入F5输尿管导管连接有创监护仪测定肾盂出口压力.应用腔内灌注吸引压力监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和可测量压力的经皮肾吸引鞘(以下简称:鞘)监控肾内压,鞘后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及压力监测反馈装置连接至平台,平台设定肾盂内压控制值为-5 mmHg、肾盂内压警戒值为20 mmHg、肾盂内压极限值为30 mmHg.单纯灌注吸引期和灌注吸引碎石期分别给予300、400和500 ml/min流量持续灌注5 min,记录两时期肾盂出口压力和鞘所测压力.结果 6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单纯灌注吸引期和灌注吸引碎石期在300、400和500 ml/min组的肾盂出口压力、测压吸引鞘压力与RPP控制值-5 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具有压力反馈控制功能的灌注吸引平台和可测量压力的经皮肾吸引鞘能准确、实时地监测和控制RPP.

作者:彭光华;邓小林;杨忠圣;宋乐明;朱伦锋;杜传策;彭作锋;钟久庆;金霞;杨佰花

来源:中国内镜杂志 2018 年 24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1 | 下载:120
作者:
彭光华;邓小林;杨忠圣;宋乐明;朱伦锋;杜传策;彭作锋;钟久庆;金霞;杨佰花
来源:
中国内镜杂志 2018 年 24卷 11期
标签:
肾盂内压 压力反馈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目的 介绍一种监测和控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肾盂内压(RPP)的方法,并探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63例肾结石患者,男41例,女22例;平均年龄(41.6±15.6)岁,结石直径(3.7±1.1)cm.63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MPCNL,术中逆行置入F5输尿管导管连接有创监护仪测定肾盂出口压力.应用腔内灌注吸引压力监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和可测量压力的经皮肾吸引鞘(以下简称:鞘)监控肾内压,鞘后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及压力监测反馈装置连接至平台,平台设定肾盂内压控制值为-5 mmHg、肾盂内压警戒值为20 mmHg、肾盂内压极限值为30 mmHg.单纯灌注吸引期和灌注吸引碎石期分别给予300、400和500 ml/min流量持续灌注5 min,记录两时期肾盂出口压力和鞘所测压力.结果 6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单纯灌注吸引期和灌注吸引碎石期在300、400和500 ml/min组的肾盂出口压力、测压吸引鞘压力与RPP控制值-5 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具有压力反馈控制功能的灌注吸引平台和可测量压力的经皮肾吸引鞘能准确、实时地监测和控制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