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6 | 下载64

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的广泛应用将其适应证从最初的未破裂、大型或巨大型颈内动脉瘤拓展到多种类型颅内动脉瘤.但是,目前血流导向装置治疗仍存在诸如高围手术期并发症、远期支架内再狭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更多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药物涂层乃至生物可吸收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未来动脉瘤治疗的方向与发展将逐渐明朗.

作者:孙博文;徐善才;史怀璋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3 年 20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6 | 下载:64
作者:
孙博文;徐善才;史怀璋
来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3 年 20卷 7期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药物疗法 血管内治疗 血流导向装置 生物可吸收装置
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的广泛应用将其适应证从最初的未破裂、大型或巨大型颈内动脉瘤拓展到多种类型颅内动脉瘤.但是,目前血流导向装置治疗仍存在诸如高围手术期并发症、远期支架内再狭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更多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药物涂层乃至生物可吸收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未来动脉瘤治疗的方向与发展将逐渐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