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8

目的探讨hTERT基因表达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正常皮肤、11例假上皮瘤样增生(PEH)、66例皮肤鳞癌原发灶及12例淋巴结转移灶标本和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T mRNA,结果以图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结果hTERT mRNA在正常皮肤、PEH及鳞癌中的阳性系数(PU)分别为0.84±0.58、3.06±1.09和10.01±0.60(P<0.01),鳞癌与前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高分化与低分化组PU值分别为8.52±0.63和13.42±1.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已发生转移病例原发灶与转移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正常皮肤、PEH相比,鳞癌中hTERT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分化越低表达越强,提示端粒酶激活在鳞癌恶变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作者:李慧忠;刘坤平;刘翔;谢芝香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 年 19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8
作者:
李慧忠;刘坤平;刘翔;谢芝香
来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 年 19卷 12期
标签:
癌,鳞状细胞 端粒,末端转移酶 原位杂交 图像分析
目的探讨hTERT基因表达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正常皮肤、11例假上皮瘤样增生(PEH)、66例皮肤鳞癌原发灶及12例淋巴结转移灶标本和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T mRNA,结果以图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结果hTERT mRNA在正常皮肤、PEH及鳞癌中的阳性系数(PU)分别为0.84±0.58、3.06±1.09和10.01±0.60(P<0.01),鳞癌与前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高分化与低分化组PU值分别为8.52±0.63和13.42±1.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已发生转移病例原发灶与转移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正常皮肤、PEH相比,鳞癌中hTERT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分化越低表达越强,提示端粒酶激活在鳞癌恶变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