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8 | 下载28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CG)、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示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7月收治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患者136例,其中以ICG为示踪剂者60例(ICG组),以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为示踪剂者76例(纳米碳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G组与纳米碳组SLN的检出率(96.67%vs.100%)、灵敏度(89.47%vs.95.83%)、假阴性率(10.53%vs.4.17%)、准确率(93.33%vs.98.6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G组较纳米碳组SLN检出数目少(3.17枚vs.3.92枚,P=0.000),但检出时间短(25.72 min v5.49.29 min,P=0.000);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并不影响两种方法的SLN检出率及SLNB准确率(均P>0.05).结论:ICG与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示踪乳腺癌SLN具有相似的效能,并且均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实施.

作者:邹伟伟;白玉;王希龙;程凯;孙洪光;武孟孟;李高峰;杨振林

来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6 年 25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8 | 下载:28
作者:
邹伟伟;白玉;王希龙;程凯;孙洪光;武孟孟;李高峰;杨振林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6 年 25卷 11期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吲哚花青绿 纳米粒子,碳 Breast Neoplasms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docyanine Green Nanoparticles, Carbon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CG)、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示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7月收治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患者136例,其中以ICG为示踪剂者60例(ICG组),以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为示踪剂者76例(纳米碳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G组与纳米碳组SLN的检出率(96.67%vs.100%)、灵敏度(89.47%vs.95.83%)、假阴性率(10.53%vs.4.17%)、准确率(93.33%vs.98.6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G组较纳米碳组SLN检出数目少(3.17枚vs.3.92枚,P=0.000),但检出时间短(25.72 min v5.49.29 min,P=0.000);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并不影响两种方法的SLN检出率及SLNB准确率(均P>0.05).结论:ICG与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示踪乳腺癌SLN具有相似的效能,并且均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