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5 | 下载82

目的: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AUC)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 RUC)患者粪便菌群,观察其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 UC)的治疗作用,探讨U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AUC患者64例( AUC组)和RUC患者71例( RUC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收集其新鲜粪便,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肠道菌群16SrDNA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分析肠道菌群变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AUC组患者分为AUC1组32例和AUC2组32例,RUC组分为RUC1组36例和RUC2组35例;AUC1组和RUC1组患者口服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胶囊),3粒/次,2次/d;AUC2组和RUC2组口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肠乐胶囊),2粒/次,3次/d。4个亚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同时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1.0 g/次,4次/d。检测各组受试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 ( sIgA )含量和线粒体膜蛋白(Aoo-2.7)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UC组和R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球形梭菌、柔嫩梭菌、普拉梭菌及总细菌菌落数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RUC组相比,A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增加(P<0.05)

作者:邱春雷;严红;吴雄健;刘洪荣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2014 年 2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5 | 下载:82
作者:
邱春雷;严红;吴雄健;刘洪荣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年 26期
标签:
结肠炎,溃疡性 双歧杆菌 免疫球蛋白A,分泌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类 微生态学 Colitis,ulcerative Bifidobacterium Immunoglobulin A,secretory Mitochondrial oroteins Micro-ecology
目的: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AUC)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 RUC)患者粪便菌群,观察其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 UC)的治疗作用,探讨U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AUC患者64例( AUC组)和RUC患者71例( RUC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收集其新鲜粪便,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肠道菌群16SrDNA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分析肠道菌群变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AUC组患者分为AUC1组32例和AUC2组32例,RUC组分为RUC1组36例和RUC2组35例;AUC1组和RUC1组患者口服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胶囊),3粒/次,2次/d;AUC2组和RUC2组口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肠乐胶囊),2粒/次,3次/d。4个亚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同时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1.0 g/次,4次/d。检测各组受试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 ( sIgA )含量和线粒体膜蛋白(Aoo-2.7)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UC组和R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球形梭菌、柔嫩梭菌、普拉梭菌及总细菌菌落数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RUC组相比,A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增加(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