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4 | 下载10

目的 分析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s,ESPs)作用于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后蛋白组分的变化.方法 制备旋毛虫肌幼虫ESPs,把H446细胞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0.85 mg/mL ESPs,对照组加入不合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24 h后收集细胞并提取总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后酶解,采用液质联用质谱法(LC-MS/MS)对酶解产物进行鉴定,通过Gene Ontology(GO)分析,对鉴定出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有差异的蛋白质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实验组共鉴定出240种蛋白质,其中有204种为已明确鉴定的蛋白质,22种为未明确鉴定的蛋白质,14种为假定蛋白质.从已知的204种蛋白质中检索出1种与存在于旋毛形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中且与抗肿瘤相关的蛋白质H2A(histone 2A).对照组鉴定出233种蛋白质.实验组和对照组重合蛋白质191种,非重合蛋白分别有49种和42种.结论 旋毛虫肌幼虫ESPs作用于H446细胞后,细胞内蛋白组分发生了复杂变化,提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和过程复杂.

作者:李美辰;潘靖丹;范泽华;陈万楼;陈彩铃;吴合亮;李天歌;孙亚杰;杜娈英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0 年 36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4 | 下载:10
作者:
李美辰;潘靖丹;范泽华;陈万楼;陈彩铃;吴合亮;李天歌;孙亚杰;杜娈英
来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0 年 36卷 10期
标签:
旋毛虫 排泄分泌蛋白 LC-MS/MS 质谱分析
目的 分析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s,ESPs)作用于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后蛋白组分的变化.方法 制备旋毛虫肌幼虫ESPs,把H446细胞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0.85 mg/mL ESPs,对照组加入不合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24 h后收集细胞并提取总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后酶解,采用液质联用质谱法(LC-MS/MS)对酶解产物进行鉴定,通过Gene Ontology(GO)分析,对鉴定出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有差异的蛋白质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实验组共鉴定出240种蛋白质,其中有204种为已明确鉴定的蛋白质,22种为未明确鉴定的蛋白质,14种为假定蛋白质.从已知的204种蛋白质中检索出1种与存在于旋毛形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中且与抗肿瘤相关的蛋白质H2A(histone 2A).对照组鉴定出233种蛋白质.实验组和对照组重合蛋白质191种,非重合蛋白分别有49种和42种.结论 旋毛虫肌幼虫ESPs作用于H446细胞后,细胞内蛋白组分发生了复杂变化,提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和过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