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1 | 下载21

目的 讨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间距的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垂体腺瘤伴肢端肥大症患者2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21~62岁,并根据试验组性别、年龄选取同期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使用3D打印软件重建患者双侧ICA并测量ICA间距.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试验组患者的双侧ICA虹吸段膝状弯曲部的最大距离[(25.1±3.9)mm vs.(23.2±2.9)mm, P=0.041]和双侧ICA破裂孔段间距[(26.2±3.1)mm vs.(23.8±4.1)mm, P=0.022]均有明显扩大;双侧ICA海绵窦段间距[(20.7±4.3)mm vs.(22.4±3.1)mm, P=0.076]趋向于更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ICA眼段起始部间距无明显差异[(15.7±5.1)mm vs.(16.0±2.5)mm, P=0.783]. 结论 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双侧ICA间距,较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患者存在差异.双侧ICA虹吸段膝状弯曲部的最大距离和双侧ICA破裂孔段间距均有明显增大.

作者:江常震;丁陈禹;颜小荣;张元隆;林元相;康德智;林章雅

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 年 44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1 | 下载:21
作者:
江常震;丁陈禹;颜小荣;张元隆;林元相;康德智;林章雅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 年 44卷 11期
标签:
肢端肥大症 颈内动脉 血管 Acromegaly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Blood vessels
目的 讨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间距的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垂体腺瘤伴肢端肥大症患者2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21~62岁,并根据试验组性别、年龄选取同期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使用3D打印软件重建患者双侧ICA并测量ICA间距.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试验组患者的双侧ICA虹吸段膝状弯曲部的最大距离[(25.1±3.9)mm vs.(23.2±2.9)mm, P=0.041]和双侧ICA破裂孔段间距[(26.2±3.1)mm vs.(23.8±4.1)mm, P=0.022]均有明显扩大;双侧ICA海绵窦段间距[(20.7±4.3)mm vs.(22.4±3.1)mm, P=0.076]趋向于更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ICA眼段起始部间距无明显差异[(15.7±5.1)mm vs.(16.0±2.5)mm, P=0.783]. 结论 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双侧ICA间距,较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患者存在差异.双侧ICA虹吸段膝状弯曲部的最大距离和双侧ICA破裂孔段间距均有明显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