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29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在伤后不同时段(伤后1~3天、4~10天、>10天)发生酸碱失衡类型的变化,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机理.方法:利用新的酸碱失衡四步判断法对我科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住院的153例严重烧伤病人同步检测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1)全组患者除16例酸碱失衡类型属正常外,其余137例中,单纯性酸碱失衡类型44例,其中以呼吸性碱中毒(呼碱)最多,23例;双重性57例,以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代酸)为主,23例;三重性36例,以呼吸性碱中毒并高阴离子间隙(AG)代酸并代谢性碱中毒(代碱)为主,共23例.(2)在休克期(伤后1~3天)以单纯性酸碱失衡类型为主,最多见的类型是代谢性酸中毒(14例),在水肿回收期(伤后4~10天)与修复期(伤后10天以后)均以双重性酸碱失衡类型为主,但最多见的类型分别是呼碱(9例)与呼碱并代碱(5例).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在伤后不同时段的酸碱失衡类型比较复杂,烧伤休克期的酸碱失衡类型最多,修复期最少.发生率最多的是呼碱、呼碱并代酸以及呼碱并高阴离子间隙代酸并代碱.在各时段中,三重性酸碱失衡并不少见,以呼碱并高AG代酸并代碱为主.

作者:孙业祥;汪昌荣;陈侠英

来源: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4 年 1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29
作者:
孙业祥;汪昌荣;陈侠英
来源: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4 年 16卷 4期
标签:
烧伤 休克 酸碱失衡 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在伤后不同时段(伤后1~3天、4~10天、>10天)发生酸碱失衡类型的变化,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机理.方法:利用新的酸碱失衡四步判断法对我科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住院的153例严重烧伤病人同步检测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1)全组患者除16例酸碱失衡类型属正常外,其余137例中,单纯性酸碱失衡类型44例,其中以呼吸性碱中毒(呼碱)最多,23例;双重性57例,以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代酸)为主,23例;三重性36例,以呼吸性碱中毒并高阴离子间隙(AG)代酸并代谢性碱中毒(代碱)为主,共23例.(2)在休克期(伤后1~3天)以单纯性酸碱失衡类型为主,最多见的类型是代谢性酸中毒(14例),在水肿回收期(伤后4~10天)与修复期(伤后10天以后)均以双重性酸碱失衡类型为主,但最多见的类型分别是呼碱(9例)与呼碱并代碱(5例).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在伤后不同时段的酸碱失衡类型比较复杂,烧伤休克期的酸碱失衡类型最多,修复期最少.发生率最多的是呼碱、呼碱并代酸以及呼碱并高阴离子间隙代酸并代碱.在各时段中,三重性酸碱失衡并不少见,以呼碱并高AG代酸并代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