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7 | 下载54

为研究未去除T细胞的单倍体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的特点,对15例HLA 2-3个位点不匹配骨髓移植亲属供者使用G-CSF 3-4 μg/(kg*d),连续7天后采髓.预处理方案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应用环孢菌素A和氨甲喋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霉酚酸酯(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观察血像、骨髓像、行染色体分析及HLA位点鉴定.移植后分别于3,6和12个月及2年追踪鉴定植入状态.结果发现,15例患者全部移植物植入,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8(13-23)天及22(16-32)天.骨髓像显示各系造血均恢复.7例应用染色体检查,8例应用HLA位点,4例应用血型,1例应用DNA指纹检测,植入鉴定结果除1例复发患者于移植后2个月骨髓复发植入鉴定为供、受者嵌合外,其他患者均呈持续全部稳定植入.移植后发生I度急性GVHD 8例,II-IV度GVHD 5例,可评价的慢性GVHD共8例.结论:供者应用G-CSF后采髓,加大预处理剂量,联合应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HLA单倍体的骨髓移植,可跨越人类HLA多样性屏障.

作者:王恒湘;纪树荃;陈惠仁;闫洪敏;刘静;朱玲;薛梅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3 年 1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7 | 下载:54
作者:
王恒湘;纪树荃;陈惠仁;闫洪敏;刘静;朱玲;薛梅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3 年 11卷 4期
标签:
骨髓移植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 白血病 造血重建
为研究未去除T细胞的单倍体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的特点,对15例HLA 2-3个位点不匹配骨髓移植亲属供者使用G-CSF 3-4 μg/(kg*d),连续7天后采髓.预处理方案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应用环孢菌素A和氨甲喋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霉酚酸酯(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观察血像、骨髓像、行染色体分析及HLA位点鉴定.移植后分别于3,6和12个月及2年追踪鉴定植入状态.结果发现,15例患者全部移植物植入,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8(13-23)天及22(16-32)天.骨髓像显示各系造血均恢复.7例应用染色体检查,8例应用HLA位点,4例应用血型,1例应用DNA指纹检测,植入鉴定结果除1例复发患者于移植后2个月骨髓复发植入鉴定为供、受者嵌合外,其他患者均呈持续全部稳定植入.移植后发生I度急性GVHD 8例,II-IV度GVHD 5例,可评价的慢性GVHD共8例.结论:供者应用G-CSF后采髓,加大预处理剂量,联合应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HLA单倍体的骨髓移植,可跨越人类HLA多样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