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0 | 下载200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150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马凡综合征伴有晶状体半脱位10例(14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晶状体脱位范围>90°.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并行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并发症等.结果 10例(14只眼)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眼内反应及眼压均在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远视力均≥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其中0.05~0.2者2只眼(14.3%),0.25~0.5者8只眼(57.1%),0.6~0.8者4只眼(28.6%).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均保持不变.无1只眼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脉络膜下出血、缝线外露、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或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操作损伤小,安全稳定,效果良好.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马红利;李世洋;蒋骁男;胡萌菲;张小牛

来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 年 32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0 | 下载:200
作者:
马红利;李世洋;蒋骁男;胡萌菲;张小牛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 年 32卷 5期
标签:
马凡综合征 晶状体半脱位 超声乳化术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睫状沟缝线固定术 Marfan syndrome Lens subluxation Phacoemulsification Posterior chamber IOL Ciliary groove suture fixation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150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马凡综合征伴有晶状体半脱位10例(14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晶状体脱位范围>90°.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并行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并发症等.结果 10例(14只眼)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眼内反应及眼压均在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远视力均≥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其中0.05~0.2者2只眼(14.3%),0.25~0.5者8只眼(57.1%),0.6~0.8者4只眼(28.6%).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均保持不变.无1只眼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脉络膜下出血、缝线外露、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或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操作损伤小,安全稳定,效果良好.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