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6 | 下载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进行止血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总结rFⅦa在术后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本科行CABG术后应用rFⅦa共22例患者,其中20例采用体外循环下CABG,2例采用非体外循环下CABG.CABG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生物瓣6例,机械瓣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机械瓣).给予rFⅦa(初始剂量以35~70μg/kg),记录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桥血管通畅情况采用64排螺旋CT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无二次开胸,应用rFⅦa后第一个小时引流量与应用前一小时引流量相比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止血效果良好.随访0.5~7年,平均随访时间(2.98±2.36)年,随访率100%.随访期间总的桥血管通畅率为94.45%,其中动脉桥通畅率94.11%,静脉桥通畅率96.30%.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后血压、血糖、血脂控制良好,术后未出现明显出血情况;随访期间无新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论 rFⅦa在CABG后渗血的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rFⅦa,不影响术后近中期桥血管通畅率,不增加血栓形成及MACE的风险.

作者:李东;肖苍松;任崇雷;吴扬;王嵘

来源: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 年 16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6 | 下载:16
作者:
李东;肖苍松;任崇雷;吴扬;王嵘
来源: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 年 16卷 6期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 桥通畅率 多层螺旋CT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进行止血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总结rFⅦa在术后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本科行CABG术后应用rFⅦa共22例患者,其中20例采用体外循环下CABG,2例采用非体外循环下CABG.CABG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生物瓣6例,机械瓣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机械瓣).给予rFⅦa(初始剂量以35~70μg/kg),记录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桥血管通畅情况采用64排螺旋CT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无二次开胸,应用rFⅦa后第一个小时引流量与应用前一小时引流量相比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止血效果良好.随访0.5~7年,平均随访时间(2.98±2.36)年,随访率100%.随访期间总的桥血管通畅率为94.45%,其中动脉桥通畅率94.11%,静脉桥通畅率96.30%.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后血压、血糖、血脂控制良好,术后未出现明显出血情况;随访期间无新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论 rFⅦa在CABG后渗血的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rFⅦa,不影响术后近中期桥血管通畅率,不增加血栓形成及MACE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