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 | 下载16

目的 探讨锡类散凝胶对兔实验性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炎组和锡类散治疗组,每组20只.静脉炎组在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构建实验性输液性静脉炎动物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甘露醇,治疗组在造模前经锡类散预处理;在造模后相应的时间点检测兔血浆中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PAI-1(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和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含量,并作病理学检查及评分,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静脉炎组相比较(P<0.05),能明显纠正因甘露醇而造成的高凝状态,有效降低血清t-PA水平及减轻输液静脉损害;而PAI-1含量在三组之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锡类散凝胶能有效改善甘露醇所致的输液性静脉炎损害,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血清t-PA升高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戴泓;沈解红;徐健;朱七妹;薛育政;刘宗良

来源:中国微循环 2008 年 12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 | 下载:16
作者:
戴泓;沈解红;徐健;朱七妹;薛育政;刘宗良
来源:
中国微循环 2008 年 12卷 5期
标签:
输液性静脉炎 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目的 探讨锡类散凝胶对兔实验性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炎组和锡类散治疗组,每组20只.静脉炎组在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构建实验性输液性静脉炎动物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甘露醇,治疗组在造模前经锡类散预处理;在造模后相应的时间点检测兔血浆中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PAI-1(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和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含量,并作病理学检查及评分,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静脉炎组相比较(P<0.05),能明显纠正因甘露醇而造成的高凝状态,有效降低血清t-PA水平及减轻输液静脉损害;而PAI-1含量在三组之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锡类散凝胶能有效改善甘露醇所致的输液性静脉炎损害,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血清t-PA升高而发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