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0 | 下载29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正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 T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及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及白藜芦醇高剂量组.糖尿病模型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及白藜芦醇高剂量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6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低剂量组每日20 mg/kg,高剂量组每日100 mg/kg予白藜芦醇灌胃.裂隙灯显微镜照相机记录各组晶状体变化.12周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大鼠晶状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晶状体SIRT1、肿瘤抑制因子P53、叉头转录因子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晶状体均发生不同程度混浊,甚至完全混浊,形成白内障.白内障糖尿病大鼠晶状体MDA(7.96±0.51)nmol/mg· prot较正常对照组(4.21±0.27)nmol/mg·prot升高(P<0.01),糖尿病白内障大鼠晶状体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31.92±5.03)和(7.43±1.53)u/mg· prot]较正常对照组[(61.86±6.17)和(13.61±2.27)u/mg·prot]降低(P<0.01).高剂量白藜芦醇组大鼠晶状体MDA(4.64±0.42)nmol/mg· prot较白内障糖尿病大鼠晶状体(7.96±0.51) nmol/mg·prot降低(P<0.0

作者:张剑;齐艳秀;姜伟;王冬兰

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0 | 下载:29
作者:
张剑;齐艳秀;姜伟;王冬兰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14期
标签:
白藜芦醇 糖尿病性白内障 正沉默信号调节因子相关酶1 肿瘤抑制因子P53 叉头转录因子1 核转录因子-κB resveratrol diabetic cataract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factor 2 related enzyme 1 P53 forkhead box O1 nuclear factor-kappa B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正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 T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及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及白藜芦醇高剂量组.糖尿病模型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及白藜芦醇高剂量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6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低剂量组每日20 mg/kg,高剂量组每日100 mg/kg予白藜芦醇灌胃.裂隙灯显微镜照相机记录各组晶状体变化.12周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大鼠晶状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晶状体SIRT1、肿瘤抑制因子P53、叉头转录因子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晶状体均发生不同程度混浊,甚至完全混浊,形成白内障.白内障糖尿病大鼠晶状体MDA(7.96±0.51)nmol/mg· prot较正常对照组(4.21±0.27)nmol/mg·prot升高(P<0.01),糖尿病白内障大鼠晶状体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31.92±5.03)和(7.43±1.53)u/mg· prot]较正常对照组[(61.86±6.17)和(13.61±2.27)u/mg·prot]降低(P<0.01).高剂量白藜芦醇组大鼠晶状体MDA(4.64±0.42)nmol/mg· prot较白内障糖尿病大鼠晶状体(7.96±0.51) nmol/mg·prot降低(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