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4 | 下载109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隐性认知风格与焦虑、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隐性不适应风格问卷(LMS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贝克焦虑量表(BAI)和贝克抑郁问卷(BDI)对2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焦虑阳性组和阴性组在隐性认知风格总分[(62.67±16.42)分vs(52.56±11.23)分]和隐性认知风格的躯体性威胁[(32.58±8.90)分vs (26.14±6.40)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5;t=3.34,P<0.05);在隐性认知风格的社交性威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5).不同抑郁程度在隐性认知风格总分、隐性认知风格的躯体性威胁和社交性威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35,P<0.05;F=10.357,P<0.05;F=4.774,P<0.05).②隐性认知风格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257,P<0.01;r=0.343,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286,P<0.01;r=0.299,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均呈负相关(r=-0.176,P<0.01;r=-0.248,P<0.01);③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在隐性认知风格和焦虑、抑郁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9.5%~21.8%,中介效应解释了因变量的方差变异为9.5%~23.0%.结论 应对方式在隐性认知风格和焦虑/抑郁之间均有显著中介效应,提示在研究及干预大学生焦虑、

作者:葛国靖;王艳;刘捷;薛云珍

来源: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6 年 25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4 | 下载:109
作者:
葛国靖;王艳;刘捷;薛云珍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6 年 25卷 7期
标签:
隐性认知风格 焦虑 抑郁 Coping style LCS Anxiety Depression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隐性认知风格与焦虑、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隐性不适应风格问卷(LMS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贝克焦虑量表(BAI)和贝克抑郁问卷(BDI)对2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焦虑阳性组和阴性组在隐性认知风格总分[(62.67±16.42)分vs(52.56±11.23)分]和隐性认知风格的躯体性威胁[(32.58±8.90)分vs (26.14±6.40)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5;t=3.34,P<0.05);在隐性认知风格的社交性威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5).不同抑郁程度在隐性认知风格总分、隐性认知风格的躯体性威胁和社交性威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35,P<0.05;F=10.357,P<0.05;F=4.774,P<0.05).②隐性认知风格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257,P<0.01;r=0.343,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286,P<0.01;r=0.299,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均呈负相关(r=-0.176,P<0.01;r=-0.248,P<0.01);③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在隐性认知风格和焦虑、抑郁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9.5%~21.8%,中介效应解释了因变量的方差变异为9.5%~23.0%.结论 应对方式在隐性认知风格和焦虑/抑郁之间均有显著中介效应,提示在研究及干预大学生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