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4 | 下载130

目的 探讨和评价右胸前外侧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优劣,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共为198例患者行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胸骨下段小切口组(LMS Group,n=66)、右胸前外侧切口组(RLT Group,n=59)及胸骨正中切口组(SMS Group,n=73).所有患者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收集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和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二次开胸止血.微创切口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为正中开胸手术治疗.LMS组、RLT组及SMS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37.73±11.46)min、(41.3±13.97)min、(36.99± 10.84)min,三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78);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3.85±9.78)min、(22.54±9.08)min、(19.23±6.92)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SMS组患者的切口最长,为(7.45±1.54)cm,LMS组患者为(5.58±0.8)cm,RLT组患者为(5.96±1.48)cm,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胸前外侧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更为美观,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胸骨正中切口方式.

作者:宋杰;王波;宋来春;金晶;许铭;华正东;张达雄

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 年 16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4 | 下载:130
作者:
宋杰;王波;宋来春;金晶;许铭;华正东;张达雄
来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 年 16卷 3期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微创手术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目的 探讨和评价右胸前外侧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优劣,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共为198例患者行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胸骨下段小切口组(LMS Group,n=66)、右胸前外侧切口组(RLT Group,n=59)及胸骨正中切口组(SMS Group,n=73).所有患者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收集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和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二次开胸止血.微创切口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为正中开胸手术治疗.LMS组、RLT组及SMS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37.73±11.46)min、(41.3±13.97)min、(36.99± 10.84)min,三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78);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3.85±9.78)min、(22.54±9.08)min、(19.23±6.92)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SMS组患者的切口最长,为(7.45±1.54)cm,LMS组患者为(5.58±0.8)cm,RLT组患者为(5.96±1.48)cm,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胸前外侧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更为美观,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胸骨正中切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