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5 | 下载39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1月1日至12月1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具有CRT起搏器(包括CRT-P和CRT-D)植入指征的患者25例,排除既往植入失败和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患者应用新型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进行CRT植入,统计这些患者CRT植入时间、左室电极植入时间、冠状窦夹层和心包积液发生率,计算CRT植入成功率.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平均年龄(62.3±4.5)岁,缺血性心肌病6例,平均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5±0.8)级,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2.6±3.3)mm,平均射血分数38.0%±5.0%,平均左室电极植入时间(12.3±2.4)min,平均手术时间(54.6±6.2)min,CRT总体植入成功率100%.全部患者均无膈肌刺激,均未发生冠状窦夹层,术中无患者发生心脏压塞,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新发心包积液.结论 新型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CRT左室电极植入,与既往植入方法相比,可减少术中X线曝光时间,降低冠状静脉夹层发生率,提高CRT植入成功率.

作者:段江波;何金山;王龙;李鼎;昃峰;吴寸草;周旭;杨丹丹;周晶亮;李学斌

来源: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 年 2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5 | 下载:39
作者:
段江波;何金山;王龙;李鼎;昃峰;吴寸草;周旭;杨丹丹;周晶亮;李学斌
来源: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 年 27卷 1期
标签:
冠状窦造影导管;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植入型;电极,植入;冠状窦夹层;心脏压塞;成功率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1月1日至12月1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具有CRT起搏器(包括CRT-P和CRT-D)植入指征的患者25例,排除既往植入失败和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患者应用新型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进行CRT植入,统计这些患者CRT植入时间、左室电极植入时间、冠状窦夹层和心包积液发生率,计算CRT植入成功率.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平均年龄(62.3±4.5)岁,缺血性心肌病6例,平均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5±0.8)级,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2.6±3.3)mm,平均射血分数38.0%±5.0%,平均左室电极植入时间(12.3±2.4)min,平均手术时间(54.6±6.2)min,CRT总体植入成功率100%.全部患者均无膈肌刺激,均未发生冠状窦夹层,术中无患者发生心脏压塞,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新发心包积液.结论 新型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CRT左室电极植入,与既往植入方法相比,可减少术中X线曝光时间,降低冠状静脉夹层发生率,提高CRT植入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