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0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识别、预防和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芜湖市3所高校共3 68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伤行为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基本人口学情况.结果 高校大学生1~2次自伤行为的报告率为30.4%,3次及以上的报告率为11.8%,自伤行为在性别(χ2=76.98)、院校类型(χ2=153.71)、父(母)亲的职业类型(χ2值分别为16.88,13.40)、主要照顾者(χ2=13.79)和与父(母)亲的关系(χ2值分别为为47.48,40.01)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类院校、父亲过度保护、母亲偏爱被试与自伤行为正性相关(OR=2.05,95%CI=1.64~2.55;OR=1.13,95%CI=1.06~1.20;OR=1.05,95%CI=1.01~1.09).结论 女性、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更容易发生自伤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有关联.父母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和给予适当的情感温暖体验,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

作者:陈哲平;王艳秋;陈丽潆;王金峰;金岳龙;姚应水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9 年 4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0
作者:
陈哲平;王艳秋;陈丽潆;王金峰;金岳龙;姚应水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2019 年 40卷 4期
标签:
自我伤害行为 行使父母职责 精神卫生 学生 Self-injurious behavior Parenting Mental health Students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识别、预防和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芜湖市3所高校共3 68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伤行为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基本人口学情况.结果 高校大学生1~2次自伤行为的报告率为30.4%,3次及以上的报告率为11.8%,自伤行为在性别(χ2=76.98)、院校类型(χ2=153.71)、父(母)亲的职业类型(χ2值分别为16.88,13.40)、主要照顾者(χ2=13.79)和与父(母)亲的关系(χ2值分别为为47.48,40.01)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类院校、父亲过度保护、母亲偏爱被试与自伤行为正性相关(OR=2.05,95%CI=1.64~2.55;OR=1.13,95%CI=1.06~1.20;OR=1.05,95%CI=1.01~1.09).结论 女性、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更容易发生自伤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有关联.父母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和给予适当的情感温暖体验,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