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8 | 下载0

目的 调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MADD)青少年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9月—2021年6月选取大庆市第三医院12~18岁265名MADD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UCLA孤独感量表调查MADD青少年孤独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MADD青少年孤独感平均得分为(56.49±10.83)分,处于中等水平.学段、性别、医疗费用负担、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患者饮酒情况在MADD青少年孤独感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值分别为57.65,-60.62,21.92,8.52,16.22,P值均<0.01).MADD青少年孤独感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与睡眠质量、人际困扰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0.76,0.50,P值均<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女生、重度医疗费用负担、人际困扰、睡眠质量和心理弹性为MADD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0.11,0.13,0.09,0.46,0.10,-0.24,P值均<0.01).结论 MADD青少年存在中等程度孤独感,护理人员应注重MADD青少年孤独感等负性情绪体验,从提高睡眠质量、减轻人际困扰及提升心理弹性等方面减轻其孤独感.

作者:贺云铃;王冬雪;赵玲;廖容;任凯;张慧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23 年 44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8 | 下载:0
作者:
贺云铃;王冬雪;赵玲;廖容;任凯;张慧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2023 年 44卷 3期
标签:
焦虑 抑郁 孤独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青少年
目的 调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MADD)青少年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9月—2021年6月选取大庆市第三医院12~18岁265名MADD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UCLA孤独感量表调查MADD青少年孤独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MADD青少年孤独感平均得分为(56.49±10.83)分,处于中等水平.学段、性别、医疗费用负担、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患者饮酒情况在MADD青少年孤独感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值分别为57.65,-60.62,21.92,8.52,16.22,P值均<0.01).MADD青少年孤独感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与睡眠质量、人际困扰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0.76,0.50,P值均<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女生、重度医疗费用负担、人际困扰、睡眠质量和心理弹性为MADD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0.11,0.13,0.09,0.46,0.10,-0.24,P值均<0.01).结论 MADD青少年存在中等程度孤独感,护理人员应注重MADD青少年孤独感等负性情绪体验,从提高睡眠质量、减轻人际困扰及提升心理弹性等方面减轻其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