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8 | 下载174

目的 总结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78例患者术前均被明确诊断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均在全身麻醉下经胸部正中切口行心包剥脱术.结果 术后中心静脉压6.5~14.0mmHg (1kPa=7.5mmHg),平均8mmHg.死亡1例,再次开胸止血2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术后病理检查:心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玻璃样变性60例,呈干酪样结核病变18例(伴结核肉芽肿形成7例).随访65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心功能(NYHA)均为Ⅰ级,无心包缩窄复发和死亡.结论 手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惟一有效的方法,胸部正中切口是较佳的手术径路,心包切除范围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力争将心包彻底松解切除.

作者:姜辉;汪曾炜;朱洪玉;张仁福;王辉山;宫汉东;宋恒昌

来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6 年 1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8 | 下载:174
作者:
姜辉;汪曾炜;朱洪玉;张仁福;王辉山;宫汉东;宋恒昌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6 年 13卷 4期
标签: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外科治疗 心包切除术
目的 总结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78例患者术前均被明确诊断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均在全身麻醉下经胸部正中切口行心包剥脱术.结果 术后中心静脉压6.5~14.0mmHg (1kPa=7.5mmHg),平均8mmHg.死亡1例,再次开胸止血2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术后病理检查:心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玻璃样变性60例,呈干酪样结核病变18例(伴结核肉芽肿形成7例).随访65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心功能(NYHA)均为Ⅰ级,无心包缩窄复发和死亡.结论 手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惟一有效的方法,胸部正中切口是较佳的手术径路,心包切除范围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力争将心包彻底松解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