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3 | 下载18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24小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规律及在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晚期癌症患者在24小时内分别于3:30、7:30、11:30、15:30、19:30、23:30采手指血6次,测定全血粘度(1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PFC)、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聚集系数(VAJ)、血栓形成系数(TFL)和红细胞变形系数(TK),并作显著性t检验.结果100例患者的八项血液流变学指标24小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HCT、ηb、IR、VAI、TK等五项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其高峰值均在23:30-3:30,低峰值在15:30,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呈现出的"一高三低"(ηp、PFC、TFL降低,IR增高)趋势中Ⅲ期患者占90.9

作者:毛志东

来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3 年 1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3 | 下载:18
作者:
毛志东
来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3 年 13卷 1期
标签:
血液流变学 癌症 微循环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24小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规律及在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晚期癌症患者在24小时内分别于3:30、7:30、11:30、15:30、19:30、23:30采手指血6次,测定全血粘度(1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PFC)、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聚集系数(VAJ)、血栓形成系数(TFL)和红细胞变形系数(TK),并作显著性t检验.结果100例患者的八项血液流变学指标24小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HCT、ηb、IR、VAI、TK等五项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其高峰值均在23:30-3:30,低峰值在15:30,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呈现出的"一高三低"(ηp、PFC、TFL降低,IR增高)趋势中Ⅲ期患者占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