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179

目的 评价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前后视盘血流的变化.方法 对拟做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晶状体为中度混浊的青光眼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采用视盘血流高清模式4.5 mm程序(Angio HD Disc 4.5 mm),分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视盘和盘周的血流密度变化.手术中Phaco的灌注瓶高统一设置为60~65 cm.结果 共观察36例(37眼),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视盘内所有血管密度分别为:(52.78±3.59)%、(44.90±3.59)%、(49.56±5.32)%、(51.18±6.68)%、(53.94±5.64)%;视盘内所有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3.64±2.91)%、(36.71±4.09)%、(40.72±6.73%)、(41.96±6.17)%、(46.2±5.47)%,术后1 d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术后1周均开始逐步回升,术后3个月时达术前水平,术后1 d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幅图像所有血管血流密度、整幅图像所有毛细血管血流密度、盘周所有血管血流密度和盘周毛细血管血流密度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岁以上组和70岁以下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组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组组间术前、术后视盘血流密度下降差异

作者:顾刘伟;梁亚;牟朝霞;孙红

来源: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 年 2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179
作者:
顾刘伟;梁亚;牟朝霞;孙红
来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 年 20卷 4期
标签: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青光眼 视盘血流密度
目的 评价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前后视盘血流的变化.方法 对拟做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晶状体为中度混浊的青光眼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采用视盘血流高清模式4.5 mm程序(Angio HD Disc 4.5 mm),分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视盘和盘周的血流密度变化.手术中Phaco的灌注瓶高统一设置为60~65 cm.结果 共观察36例(37眼),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视盘内所有血管密度分别为:(52.78±3.59)%、(44.90±3.59)%、(49.56±5.32)%、(51.18±6.68)%、(53.94±5.64)%;视盘内所有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3.64±2.91)%、(36.71±4.09)%、(40.72±6.73%)、(41.96±6.17)%、(46.2±5.47)%,术后1 d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术后1周均开始逐步回升,术后3个月时达术前水平,术后1 d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幅图像所有血管血流密度、整幅图像所有毛细血管血流密度、盘周所有血管血流密度和盘周毛细血管血流密度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岁以上组和70岁以下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组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组组间术前、术后视盘血流密度下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