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4 | 下载3

目的 研究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对脱黑色素细胞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 制备祛白片正丁醇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以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脱黑色素细胞模型后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不同浓度组(8-甲氧补骨脂素10、50、100、150、200μmol/L)、溶媒组(以DMSO稀释而得)和祛白片正丁醇部位不同浓度组(10、50、100、150、200μg/mL),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变化,并检测细胞增殖率、促黑色素生成率、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率.结果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初步确定了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的53个化合物(正离子模式下29个,负离子模式下33个,重合9个),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黄酮类化合物.祛白片正丁醇部位可使细胞数明显增加,且与作用时间和给药浓度呈正相关;其可显著升高细胞的增殖率、促黑色素生成率、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率(P<0.01).结论 香豆素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祛白片正丁醇部位发挥抗白癜风作用的物质基础;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的抗白癜风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酪氨酸酶活性实现的.

作者:段松冷;顾红燕;年宏蕾;邢若;曾蔚欣

来源:中国药房 2022 年 33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4 | 下载:3
作者:
段松冷;顾红燕;年宏蕾;邢若;曾蔚欣
来源:
中国药房 2022 年 33卷 9期
标签:
祛白片 正丁醇部位 白癜风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黑色素 酪氨酸酶
目的 研究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对脱黑色素细胞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 制备祛白片正丁醇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以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脱黑色素细胞模型后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不同浓度组(8-甲氧补骨脂素10、50、100、150、200μmol/L)、溶媒组(以DMSO稀释而得)和祛白片正丁醇部位不同浓度组(10、50、100、150、200μg/mL),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变化,并检测细胞增殖率、促黑色素生成率、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率.结果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初步确定了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的53个化合物(正离子模式下29个,负离子模式下33个,重合9个),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黄酮类化合物.祛白片正丁醇部位可使细胞数明显增加,且与作用时间和给药浓度呈正相关;其可显著升高细胞的增殖率、促黑色素生成率、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率(P<0.01).结论 香豆素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祛白片正丁醇部位发挥抗白癜风作用的物质基础;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的抗白癜风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酪氨酸酶活性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