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1 | 下载117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耐药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菌阴复治结核病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及痰液标本各60份进行检测,对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以传统培养加药敏方法为金标准,比较符合率.结果 共42份标本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包括灌洗液27份,痰液15份),2份标本(均为灌洗液)分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42份标本进一步行rpoB、KatG、inhA基因突变检测发现,12例异烟肼、利福平均敏感者rpoB、KatG、inhA基因型均为野生型;17例耐利福平者均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26例异烟肼耐药者中有22例检测到KatG基因突变,4例检测到inhA基因突变.以传统培养加药敏结果为标准,基因芯片法检测异烟肼与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85.7%与94.4%、95.8%;基因芯片法检测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的符合率分别为90.5%、95.2%.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可直接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分枝杆菌菌属鉴定,与传统药敏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适用于不同标本,简捷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国兰;陈晓红;陈力舟;李学玲;黄明翔

来源:中国医刊 2018 年 53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1 | 下载:117
作者:
吴国兰;陈晓红;陈力舟;李学玲;黄明翔
来源:
中国医刊 2018 年 53卷 7期
标签:
基因芯片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非结核分枝杆菌 鉴定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耐药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菌阴复治结核病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及痰液标本各60份进行检测,对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以传统培养加药敏方法为金标准,比较符合率.结果 共42份标本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包括灌洗液27份,痰液15份),2份标本(均为灌洗液)分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42份标本进一步行rpoB、KatG、inhA基因突变检测发现,12例异烟肼、利福平均敏感者rpoB、KatG、inhA基因型均为野生型;17例耐利福平者均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26例异烟肼耐药者中有22例检测到KatG基因突变,4例检测到inhA基因突变.以传统培养加药敏结果为标准,基因芯片法检测异烟肼与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85.7%与94.4%、95.8%;基因芯片法检测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的符合率分别为90.5%、95.2%.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可直接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分枝杆菌菌属鉴定,与传统药敏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适用于不同标本,简捷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