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0 | 下载127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631例抗精神病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31例患者中,女性发生率(52.93%,334例)略高于男性(47.07%,297例)(P<0.01).20~60岁者居多,共475例,占75.28%.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用药15 d以内,占62.44%.631例患者共发生679例次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前3位的药品是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累及系统-器官以锥体外系反应最为常见(218例次),其次是便秘(101例次).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逐渐成为抗精神病治疗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与其他精神疾病类药物联合使用时,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大幅提高,提示医务工作者应引起相应的重视.

作者:曹莉莎;王继生;张芳;陈静;郭濠宁

来源:中国药物警戒 2022 年 1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0 | 下载:127
作者:
曹莉莎;王继生;张芳;陈静;郭濠宁
来源:
中国药物警戒 2022 年 19卷 3期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631例抗精神病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31例患者中,女性发生率(52.93%,334例)略高于男性(47.07%,297例)(P<0.01).20~60岁者居多,共475例,占75.28%.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用药15 d以内,占62.44%.631例患者共发生679例次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前3位的药品是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累及系统-器官以锥体外系反应最为常见(218例次),其次是便秘(101例次).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逐渐成为抗精神病治疗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与其他精神疾病类药物联合使用时,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大幅提高,提示医务工作者应引起相应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