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76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对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进行肺供血研究.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层CT胸部增强发现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的不同肺疾病患者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3.4岁;范围,20-82 岁),采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进行重建,分析其供血特征.结果:39例病人中共显示支气管动脉128支,肺外体循环动脉42支,其中内乳动脉19支,锁骨下动脉8支,膈下动脉8支,肋间动脉5支,甲状颈干与腹腔干各1支.35支肺外体循环动脉扩张迂曲进入肺内.5例支气管扩张和1例肺癌中扩张迂曲的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形成明显的交通吻合成网状,7例支气管扩张中支气管动脉、肺外体循环动脉与肺动脉间形成吻合.除1例肺隔离症没有伴明显胸膜增厚外,其余肺外体循环动脉穿过胸壁进入肺内均伴有明显的胸膜增厚.结论:CTA并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肺外体循环动脉的起源、分布等解剖特征,为介入术提供明确路径,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于红;李惠民;肖湘生;刘士远

来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7 年 1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76
作者:
于红;李惠民;肖湘生;刘士远
来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7 年 13卷 4期
标签:
支气管动脉 体循环动脉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Artery,bronchial Artery systemic Angiography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对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进行肺供血研究.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层CT胸部增强发现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的不同肺疾病患者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3.4岁;范围,20-82 岁),采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进行重建,分析其供血特征.结果:39例病人中共显示支气管动脉128支,肺外体循环动脉42支,其中内乳动脉19支,锁骨下动脉8支,膈下动脉8支,肋间动脉5支,甲状颈干与腹腔干各1支.35支肺外体循环动脉扩张迂曲进入肺内.5例支气管扩张和1例肺癌中扩张迂曲的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形成明显的交通吻合成网状,7例支气管扩张中支气管动脉、肺外体循环动脉与肺动脉间形成吻合.除1例肺隔离症没有伴明显胸膜增厚外,其余肺外体循环动脉穿过胸壁进入肺内均伴有明显的胸膜增厚.结论:CTA并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肺外体循环动脉的起源、分布等解剖特征,为介入术提供明确路径,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