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0 | 下载66

目的:探讨256层CT支气管动脉造影的技术优化.方法:90例拟行常规胸部增强CT (Philips iCT)的患者顺序分成三组:第1~30例纳入A组,采用120kV,Average 100mAs(standard);第31~60例纳入B组,采用100kV,100mAs(standard);第61~90例纳入C组,采用100kV,100mAs(high).0.67mm层厚,0.67mm间隔,iDose4第4级重建,比较3组图像的主动脉CT值、噪声值(SD)和对比噪声比(CNR).对三组采集的图像进行MIP和VR重组,并对重组图像上的支气管动脉细节显示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主动脉CT强化值,B、C两组相似且均明显高于A组(P<0.05),横断面图像SD值则A,B两组相似且明显低于C组(P<0.05),CNR值则A,B两组相似且明显高于C组(P<0.05).三维图像上支气管动脉细节显示以C组最佳,优于B组(P<0.05),显著优于A组(P<0.01),B组稍优于A组(P<0.05).结论:低kV、高分辨扫描方式可以更好显示支气管动脉细节,适合256层iCT上应用.

作者:朱景雨;李惠民;蔡静;虞崚崴

来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4 年 20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0 | 下载:66
作者:
朱景雨;李惠民;蔡静;虞崚崴
来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4 年 20卷 6期
标签: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Bronchial artery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Angiography
目的:探讨256层CT支气管动脉造影的技术优化.方法:90例拟行常规胸部增强CT (Philips iCT)的患者顺序分成三组:第1~30例纳入A组,采用120kV,Average 100mAs(standard);第31~60例纳入B组,采用100kV,100mAs(standard);第61~90例纳入C组,采用100kV,100mAs(high).0.67mm层厚,0.67mm间隔,iDose4第4级重建,比较3组图像的主动脉CT值、噪声值(SD)和对比噪声比(CNR).对三组采集的图像进行MIP和VR重组,并对重组图像上的支气管动脉细节显示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主动脉CT强化值,B、C两组相似且均明显高于A组(P<0.05),横断面图像SD值则A,B两组相似且明显低于C组(P<0.05),CNR值则A,B两组相似且明显高于C组(P<0.05).三维图像上支气管动脉细节显示以C组最佳,优于B组(P<0.05),显著优于A组(P<0.01),B组稍优于A组(P<0.05).结论:低kV、高分辨扫描方式可以更好显示支气管动脉细节,适合256层iCT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