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9 | 下载13

目的:探索通过16层CT灌注扫描评价利用微小SiO2颗粒建立兔脑微栓子栓塞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描述其CT灌注表现.材料和方法:22只成年新西兰兔,平均体重2.5kg.经颈外动脉主干向颈内动脉推注含SiO2颗粒(~0.5mm大小不等)的生理盐水混悬液约2ml.30min后行16层Ct灌注扫描,原始图像转入工作站进行灌注后处理.结果:22只家兔中3只由于操作不当实验失败,其余19只均成功完成了微栓子的注入.在这19只新西兰兔中,有1只灌注扫描失败,其余均获得了良好的灌注成像CBF、CBV、MTT图,并可进行病灶区分析.18只兔脑微栓子栓塞后30min行CT灌注扫描15只获得阳性结果;3只CT灌注未见异常,24h复查仍未见异常.阳性结果表现为以下5种类型:①右侧颞、额叶大片状低灌注;②右侧颞叶散在小片状低灌注;③右侧颞叶片状低灌注合并基底节区局灶低灌注;④双侧额、颞叶散在小片状低灌注;⑤大脑、小脑、脑干多区域低灌注.灌注表现异常的共计35个病灶(大片低灌注算1个病灶区)中:35个表现为MTT延长,32个有CBF下降,15个有CBV下降.结论:通过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注入微小SiO2颗粒可成功建立兔脑微栓子栓塞缺血模型.CT灌注扫描可适时反映模型建立的情况,并可显示模型建立的类型,为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微小栓子引起的早期脑缺血和脑梗死提供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姚振威;张放;冯晓源

来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8 年 14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9 | 下载:13
作者:
姚振威;张放;冯晓源
来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8 年 14卷 4期
标签:
兔 栓塞 脑缺血 模型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目的:探索通过16层CT灌注扫描评价利用微小SiO2颗粒建立兔脑微栓子栓塞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描述其CT灌注表现.材料和方法:22只成年新西兰兔,平均体重2.5kg.经颈外动脉主干向颈内动脉推注含SiO2颗粒(~0.5mm大小不等)的生理盐水混悬液约2ml.30min后行16层Ct灌注扫描,原始图像转入工作站进行灌注后处理.结果:22只家兔中3只由于操作不当实验失败,其余19只均成功完成了微栓子的注入.在这19只新西兰兔中,有1只灌注扫描失败,其余均获得了良好的灌注成像CBF、CBV、MTT图,并可进行病灶区分析.18只兔脑微栓子栓塞后30min行CT灌注扫描15只获得阳性结果;3只CT灌注未见异常,24h复查仍未见异常.阳性结果表现为以下5种类型:①右侧颞、额叶大片状低灌注;②右侧颞叶散在小片状低灌注;③右侧颞叶片状低灌注合并基底节区局灶低灌注;④双侧额、颞叶散在小片状低灌注;⑤大脑、小脑、脑干多区域低灌注.灌注表现异常的共计35个病灶(大片低灌注算1个病灶区)中:35个表现为MTT延长,32个有CBF下降,15个有CBV下降.结论:通过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注入微小SiO2颗粒可成功建立兔脑微栓子栓塞缺血模型.CT灌注扫描可适时反映模型建立的情况,并可显示模型建立的类型,为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微小栓子引起的早期脑缺血和脑梗死提供有价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