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6 | 下载73

目的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静脉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6个月时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梗死面积的改善情况.方法 40例AMI患者随机分成移植组和动员组两组,移植组在急诊冠脉造影的同时,经微导管与梗死相关动脉内支架远端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动员组在术后24小时内静脉滴注G-CSF 10 μg/(kg?d)+生理盐水100 ml,每天1次,共5天.每例患者均在术后1周和6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延迟增强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CMR)测定左室功能和心肌缺血面积.结果 CMR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提示两组LVEF术后6个月较之前都有显著提高[移植组(46.80±11.01):(54.42±12.08),动员组(48.69±12.41):(52.18±10.05)],且梗死面积都有缩小[移植组(21.96±2.04):(17.33±2.14),动员组(38.57±29.38):(34.07±25.09)],但两组变化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和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两种方法改善AMI患者左心功能差别无显著意义.

作者:杨茗;邹云增;杨姗;黄榕翀;姚康;李延林;葛均波

来源: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 年 0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6 | 下载:73
作者:
杨茗;邹云增;杨姗;黄榕翀;姚康;李延林;葛均波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 年 03卷 4期
标签:
心肌梗死 单个核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左心功能 磁共振
目的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静脉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6个月时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梗死面积的改善情况.方法 40例AMI患者随机分成移植组和动员组两组,移植组在急诊冠脉造影的同时,经微导管与梗死相关动脉内支架远端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动员组在术后24小时内静脉滴注G-CSF 10 μg/(kg?d)+生理盐水100 ml,每天1次,共5天.每例患者均在术后1周和6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延迟增强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CMR)测定左室功能和心肌缺血面积.结果 CMR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提示两组LVEF术后6个月较之前都有显著提高[移植组(46.80±11.01):(54.42±12.08),动员组(48.69±12.41):(52.18±10.05)],且梗死面积都有缩小[移植组(21.96±2.04):(17.33±2.14),动员组(38.57±29.38):(34.07±25.09)],但两组变化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和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两种方法改善AMI患者左心功能差别无显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