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6 | 下载31

目的 评价左束支起搏(LBBP)治疗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BBP组和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组,每组30例.于术中,术后1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监测两组的心室电极夺获阈值、电极阻抗、R波振幅,并行心电图检查测定QRS波宽度,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行胸片检查有无电极移位,观察有无起搏器囊袋感染.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两组心室电极夺获阈值均呈下降趋势,LBBP组各时间点夺获阈值水平均显著低于RVOTP组(P<0.05).两组R波振幅呈上升趋势,电极阻抗呈下降趋势,但两组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各时间点,LBBP组的QRS宽度均较RVOTP组显著缩窄(P<0.05),但两组LVEDd和LVEF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起搏器囊袋感染和起搏器电极脱位.LBBP组出现室间隔穿孔1例,间隔部血管损伤1例.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BP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政德;石磊;施莹;黄华廷;吉庆伟;张舒;胡昌兴

来源: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 年 16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6 | 下载:31
作者:
陆政德;石磊;施莹;黄华廷;吉庆伟;张舒;胡昌兴
来源: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 年 16卷 3期
标签:
左束支区域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安全性 有效性
目的 评价左束支起搏(LBBP)治疗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BBP组和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组,每组30例.于术中,术后1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监测两组的心室电极夺获阈值、电极阻抗、R波振幅,并行心电图检查测定QRS波宽度,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行胸片检查有无电极移位,观察有无起搏器囊袋感染.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两组心室电极夺获阈值均呈下降趋势,LBBP组各时间点夺获阈值水平均显著低于RVOTP组(P<0.05).两组R波振幅呈上升趋势,电极阻抗呈下降趋势,但两组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各时间点,LBBP组的QRS宽度均较RVOTP组显著缩窄(P<0.05),但两组LVEDd和LVEF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起搏器囊袋感染和起搏器电极脱位.LBBP组出现室间隔穿孔1例,间隔部血管损伤1例.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BP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