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7 | 下载21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ALK在213例H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13例HCC中无ALK基因重排阳性,28例存在ALK基因拷贝数增加( ALK gene copy number gain,ALK-CNG)现象。ALK-CNG阳性表达与HCC患者年龄、性别、AJCC分期、Child-Pugh评分及复发情况均无明显相关性( P>0.05),与HCC患者预后相关( P=0.048),晚期患者中ALK-CN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7)。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ALK-CNG阳性是HCC患者的独立预后预测指标( P=0.046)。结论 HCC患者ALK基因重排阳性少见,但存在ALK基因拷贝数增加现象,且可能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作者:贾守薇;邵琼;吴小延;曹利;龙子君;邵建永;黄红兵

来源: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6 年 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7 | 下载:21
作者:
贾守薇;邵琼;吴小延;曹利;龙子君;邵建永;黄红兵
来源: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6 年 8卷 6期
标签:
肝肿瘤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荧光原位杂交法 临床意义 Liver neoplasms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Clinical significance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ALK在213例H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13例HCC中无ALK基因重排阳性,28例存在ALK基因拷贝数增加( ALK gene copy number gain,ALK-CNG)现象。ALK-CNG阳性表达与HCC患者年龄、性别、AJCC分期、Child-Pugh评分及复发情况均无明显相关性( P>0.05),与HCC患者预后相关( P=0.048),晚期患者中ALK-CN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7)。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ALK-CNG阳性是HCC患者的独立预后预测指标( P=0.046)。结论 HCC患者ALK基因重排阳性少见,但存在ALK基因拷贝数增加现象,且可能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