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4 | 下载261

目的 分析前纵隔淋巴瘤坏死的相关因素,了解前纵隔淋巴瘤的特征.资料与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为前纵隔淋巴瘤的41例患者,根据CT图像上病变是否坏死分为坏死组和无坏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生长方式、病理类型、病灶大小及强化CT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灶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病变坏死相关变量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坏死组与无坏死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生长方式、强化CT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24,P<0.00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坏死最常见(x2=4.219,P=0.04);两组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0,P=0.00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病灶大小的最佳界值为9.0 cm,其出现坏死的敏感度为65.0%、特异度为9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灶大小和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纵隔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病变大小是影响病灶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病变大小>9.0 cm时容易出现坏死.

作者:冯文秋;赵绍宏;方瑞;徐倩;迟红卫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 年 27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4 | 下载:261
作者:
冯文秋;赵绍宏;方瑞;徐倩;迟红卫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 年 27卷 7期
标签:
淋巴瘤 纵隔肿瘤 坏死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外科 危险因素 诊断,鉴别
目的 分析前纵隔淋巴瘤坏死的相关因素,了解前纵隔淋巴瘤的特征.资料与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为前纵隔淋巴瘤的41例患者,根据CT图像上病变是否坏死分为坏死组和无坏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生长方式、病理类型、病灶大小及强化CT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灶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病变坏死相关变量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坏死组与无坏死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生长方式、强化CT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24,P<0.00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坏死最常见(x2=4.219,P=0.04);两组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0,P=0.00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病灶大小的最佳界值为9.0 cm,其出现坏死的敏感度为65.0%、特异度为9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灶大小和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纵隔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病变大小是影响病灶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病变大小>9.0 cm时容易出现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