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7 | 下载8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良性及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MRI表现,以评估其良恶性的价值。结果:入组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病例,3例轻度不典型增生(良性)中1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表现为主胰管局部轻度扩张>5 mm<10 mm;4例中度不典型增生(交界性)中2例位于胰头,2例位于胰尾部,主胰管均扩张>10 mm<15 mm,为分叶状囊性肿块,内部有或无分隔和乳头状突起;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伴局部浸润癌(恶性),均位于胰头部,胰管明显扩张>15 mm,为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其中1例发生肝脏多发转移。结论:MRI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良性及恶性有独特优势。

作者:瓦卫民;罗松;杨筠;杨永;杨映娟;赵雪沅;戴定伟

来源:中国医学装备 2015 年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7 | 下载:88
作者:
瓦卫民;罗松;杨筠;杨永;杨映娟;赵雪沅;戴定伟
来源:
中国医学装备 2015 年 4期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磁共振成像 Pancreatic neoplasms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良性及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MRI表现,以评估其良恶性的价值。结果:入组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病例,3例轻度不典型增生(良性)中1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表现为主胰管局部轻度扩张>5 mm<10 mm;4例中度不典型增生(交界性)中2例位于胰头,2例位于胰尾部,主胰管均扩张>10 mm<15 mm,为分叶状囊性肿块,内部有或无分隔和乳头状突起;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伴局部浸润癌(恶性),均位于胰头部,胰管明显扩张>15 mm,为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其中1例发生肝脏多发转移。结论:MRI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良性及恶性有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