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1 | 下载0

目的:了解药物性肝损伤在自发报告中分布情况及相关药品,为临床提供风险点参考.方法:基于2016-2018年解放军ADR数据库中70 709例自发报告数据,回顾性分析目标患者的性别、年龄、致病药物及预后情况.结果:2838例肝胆损害报告中,筛选出RUCAM量表≥6分的药物性肝损伤279例(9.83%),男172例(61.65%),女107例(38.35%).排名前5位的药物类别是抗感染药物(39.78%)、心血管系统用药(16.85%)、抗肿瘤药物(15.05%)、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用药(5.73%)、中药(5.73%);排名前5的品种是阿托伐他汀、莫西沙星、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平均潜伏期27.52 d,以40~59岁患者的平均潜伏期最长(51.10 d).结论: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占比相对低,呈潜伏期长、男性多于女性、涉及药物分布广等特点;提示长期使用具潜在肝毒性药物时应监测肝功能;信息详实的ADR报告数据可以满足RUCAM量表的评价标准.

作者:孔祥豪;杨鸿溢;郭代红;范琦;刘思源;于承暄;朱雨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年 40卷 1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1 | 下载:0
作者:
孔祥豪;杨鸿溢;郭代红;范琦;刘思源;于承暄;朱雨
来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年 40卷 16期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自发报告 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肝胆损害
目的:了解药物性肝损伤在自发报告中分布情况及相关药品,为临床提供风险点参考.方法:基于2016-2018年解放军ADR数据库中70 709例自发报告数据,回顾性分析目标患者的性别、年龄、致病药物及预后情况.结果:2838例肝胆损害报告中,筛选出RUCAM量表≥6分的药物性肝损伤279例(9.83%),男172例(61.65%),女107例(38.35%).排名前5位的药物类别是抗感染药物(39.78%)、心血管系统用药(16.85%)、抗肿瘤药物(15.05%)、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用药(5.73%)、中药(5.73%);排名前5的品种是阿托伐他汀、莫西沙星、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平均潜伏期27.52 d,以40~59岁患者的平均潜伏期最长(51.10 d).结论: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占比相对低,呈潜伏期长、男性多于女性、涉及药物分布广等特点;提示长期使用具潜在肝毒性药物时应监测肝功能;信息详实的ADR报告数据可以满足RUCAM量表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