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5 | 下载0

目的:观察电针头穴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及缺血皮质区炎性反应的影响,从调控白细胞介素(IL)-12介导的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角度探讨电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抗炎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6只)和造模组(74只).造模组大鼠以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造模成功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分的48只大鼠分为模型组、抑制剂组和电头针组,各16只.抑制剂组予IL-12抑制剂(apilimod,5 mg/kg)灌胃;电头针组电针双侧顶颞前斜线,予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强度1 mA,留针30 min,两组均每日1次,共干预7 d.分别于干预前后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神经行为学评分.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缺血皮质区形态学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皮质区脑组织IL-12、IL-12R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缺血皮质区脑组织STAT4、Tbx2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皮质区脑组织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4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前,模型组、抑制剂组和电头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干预后,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抑制剂组与电头针组大鼠两项评分均较干预

作者:王金海;王娜娜;袁博;何文洁;杜小正;姜华;赵敏;彭晓云

来源:中国针灸 2022 年 42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5 | 下载:0
作者:
王金海;王娜娜;袁博;何文洁;杜小正;姜华;赵敏;彭晓云
来源:
中国针灸 2022 年 42卷 10期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电头针 白细胞介素-12 JAK/STAT信号通路 炎性反应 抗炎机制
目的:观察电针头穴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及缺血皮质区炎性反应的影响,从调控白细胞介素(IL)-12介导的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角度探讨电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抗炎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6只)和造模组(74只).造模组大鼠以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造模成功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分的48只大鼠分为模型组、抑制剂组和电头针组,各16只.抑制剂组予IL-12抑制剂(apilimod,5 mg/kg)灌胃;电头针组电针双侧顶颞前斜线,予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强度1 mA,留针30 min,两组均每日1次,共干预7 d.分别于干预前后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神经行为学评分.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缺血皮质区形态学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皮质区脑组织IL-12、IL-12R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缺血皮质区脑组织STAT4、Tbx2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皮质区脑组织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4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前,模型组、抑制剂组和电头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干预后,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抑制剂组与电头针组大鼠两项评分均较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