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21 | 下载195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舌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解剖制备15例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成功修复9例舌癌根治术后缺损,术前及术后3个月评价舌部功能及供区状况.结果:切取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面积27~110 cm2,平均厚度为(1.2±0.3)cm,旋髂浅动脉从股动脉起始处的平均管径为(0.7±0.2)cm,旋髂浅静脉为(1.2±0.2)cm.旋髂浅动脉与旋髂深动脉和腹壁浅动脉的关系可以分为5型:Ⅰ型(8/15),Ⅱ型(2/15),Ⅲ型(2/15),Ⅳ型(2/15),Ⅴ型(1/15).术后随访4~16个月,受区局部外形丰满,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均拉拢缝合,瘢痕隐蔽,无功能障碍.结论: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质地柔软,穿支血管蒂较长,供区瘢痕隐蔽,术后患者语音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良好选择.

作者:何悦;金淑芳;田卓炜;方早;张陈平;张志愿

来源:中国肿瘤临床 2015 年 42卷 1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21 | 下载:195
作者:
何悦;金淑芳;田卓炜;方早;张陈平;张志愿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 2015 年 42卷 16期
标签:
穿支皮瓣 旋髂浅动脉 口腔癌 重建 功能 perforator flap 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oral cancer reconstruction function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舌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解剖制备15例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成功修复9例舌癌根治术后缺损,术前及术后3个月评价舌部功能及供区状况.结果:切取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面积27~110 cm2,平均厚度为(1.2±0.3)cm,旋髂浅动脉从股动脉起始处的平均管径为(0.7±0.2)cm,旋髂浅静脉为(1.2±0.2)cm.旋髂浅动脉与旋髂深动脉和腹壁浅动脉的关系可以分为5型:Ⅰ型(8/15),Ⅱ型(2/15),Ⅲ型(2/15),Ⅳ型(2/15),Ⅴ型(1/15).术后随访4~16个月,受区局部外形丰满,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均拉拢缝合,瘢痕隐蔽,无功能障碍.结论: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质地柔软,穿支血管蒂较长,供区瘢痕隐蔽,术后患者语音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