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0 | 下载159

目的 明确副肿瘤性天疱疮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到2013年间收治的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伴随的肿瘤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黏膜损害,以口腔黏膜损害为突出表现,皮损以多形红斑、扁平苔藓样皮损和大疱最常见,最常见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为界面皮炎和凋亡的角质形成细胞.7例患者均为内脏单发肿瘤,其中以Castleman病最常见(n=6),胸腺瘤(n=1).其中3例死亡,1例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1例因自行停药而死亡,1例手术前死于败血症和严重复杂的多部位感染.手术后存活4例,最长已达5年以上,出现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仍未完全缓解;l例于手术后2年痊愈停药;另2例仍在口服泼尼松治疗.结论 Castleman病是该组患者最常见的伴发肿瘤,及早发现并切除肿瘤是关键措施,手术前后的正确处理可提高其生存率.

作者:侯麦花;朱丰;卢新政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年 12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0 | 下载:159
作者:
侯麦花;朱丰;卢新政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年 12卷 6期
标签:
Castleman病 副肿瘤性天疱疮 治疗 Castleman's disease Paraneoplastic pemphigus Treatment
目的 明确副肿瘤性天疱疮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到2013年间收治的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伴随的肿瘤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黏膜损害,以口腔黏膜损害为突出表现,皮损以多形红斑、扁平苔藓样皮损和大疱最常见,最常见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为界面皮炎和凋亡的角质形成细胞.7例患者均为内脏单发肿瘤,其中以Castleman病最常见(n=6),胸腺瘤(n=1).其中3例死亡,1例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1例因自行停药而死亡,1例手术前死于败血症和严重复杂的多部位感染.手术后存活4例,最长已达5年以上,出现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仍未完全缓解;l例于手术后2年痊愈停药;另2例仍在口服泼尼松治疗.结论 Castleman病是该组患者最常见的伴发肿瘤,及早发现并切除肿瘤是关键措施,手术前后的正确处理可提高其生存率.